而立之年重讀《穆斯林的葬禮》,這部曾獲矛盾文學獎的作品使我有感于“書到用時方恨少,事非經過不知難”。當年讀來匆匆而過的故事線,今日卻能深切感受其中的社會厚度與人性糾結。
走進小說,便是對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興衰的見證,三代人命運沉浮映襯出歷史的波瀾壯闊。小說以其厚重的筆墨,繪出了在宗教信仰與社會變遷中搖擺的人性。“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徒”,作者在這一動人敘事中似乎也在探尋人與人之間情感連接的底線。
回首那廣播劇的美好回憶,我心悟“百聞不如一見”,那些神秘悠揚的唱禮聲,無形中構筑了與這部作品的橋梁。正如人生旅途中的每次偶遇,遠方的信仰和陌生的風土人情總能喚醒心中的某種共鳴。
小說塑造的韓子奇與梁君璧、梁冰玉之間的悲劇,都在訴說“人間萬事細如毛,我為卿狂正如刀”的宿命悲歌。玉雕匠梁亦清的形象生動描摹了中華民族仁義忠信的美德,而他命運的坎坷不禁令我想起“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(yǎng)而親不待”的無常嘆。
韓新月與楚雁潮的愛情,在宗教與民族的沖突中難以綻放,像極了“可憐天下父母心”的無奈,同時也映射了“無情不似多情苦”的人世間深情與浩劫的反諷。
這部作品亦如其名,以葬禮為節(jié)點,刻畫了一幅幅細膩感人的生命畫卷,讓我們在閱讀中與主人公同悲喜,體味那些在歲月長河里掙扎蛻變的靈魂。正如“海闊憑魚躍,天高任鳥飛”,在刻板與寬容、固守與放縱之間,每個生命都在追求屬于自己的天地。
總之,《穆斯林的葬禮》不僅僅是一部小說,更是一部鏡像,照見了歷史與現實,宗教與社會,以及人性的深刻對話。“后會無期”,這也許是我與小說中的人物們唯一可以期待的相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