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式座鐘的滴答聲里,奶奶摩挲著紅綢嫁衣講述往事。舊時江南的婚俗中,新娘要親手繡滿九十九朵并蒂蓮才能出閣,繡繃上纏繞的絲線仿佛月老的紅繩,將素未謀面的兩人織進同一幅人生畫卷。就像黃梅戲《天仙配》里的七仙女,甘愿褪去羽衣在茅屋紡紗,讓驚鴻一瞥的悸動沉淀成灶臺邊的細(xì)水長流。
如今的愛情在霓虹燈下舒展著新枝。地鐵閘機前掃碼共乘的年輕情侶,奶茶店里共享耳機追劇的少男少女,社交媒體上記錄戀愛日常的vlog博主??僧?dāng)有人把"CP打卡"變成機械的任務(wù)清單,精心設(shè)計的約會反而失去了相視而笑時漏跳的那拍心跳。
窗臺上的綠蘿在母親手里蔥蘢了十二載。記得某個暴雨夜,父親冒雨買回被臺風(fēng)吹斷的支撐架,泥水順著他的褲管在地板上畫出歪扭的曲線。去年父母銀婚紀(jì)念日,母親將泛黃的情書掃描成電子相冊,父親笨拙地學(xué)著給每張照片添加動態(tài)特效。那些穿越時光的墨跡在屏幕上流轉(zhuǎn)時,比任何鉆石都璀璨。
智能手環(huán)能實時監(jiān)測心跳頻率,卻測不出并肩看晚霞時默契的呼吸同步。從前油紙傘遮得住三月的微雨,現(xiàn)在共享雨衣裹得緊冬夜的寒風(fēng),但傘骨下交換的溫度始終相似。就像外婆納鞋底時哼的小調(diào):"粗茶淡飯滋味長,布衣荊釵歲月香",愛情終究是兩株并肩生長的木棉,在年輪里刻下共同的星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