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文課結束時,粉筆字"以'光'為話題"的作文題在黑板上一晃一晃。我托著腮看窗外梧桐樹影婆娑,指腹無意識摩挲著胸前的玉觀音。這塊潤白的玉石在陽光下泛著柔光,忽然讓我想起去年八月末的火車站。
檢票口前的隊伍像融化的糖稀緩緩流動。母親突然拉住我,從帆布包最里層掏出個紅綢包。她解繩結的手抖得厲害,老繭蹭著綢布發(fā)出沙沙聲。"請大師誦經(jīng)過的......"玉觀音落在掌心時,她像觸碰易碎品般迅速收回手。月臺廣播響起時,我低頭看見她給我系紅繩的手指,關節(jié)處結著淡黃色的繭,像秋天干枯的蓮蓬。
深冬那場高燒里,我夢見自己在漆黑冰面上赤腳行走。忽然有溫暖的水流漫過腳背,睜眼看見小美抱著半人高的海豚玩偶,明明正往我額頭敷涼毛巾,朵朵舉著保溫杯說紅糖姜茶要趁熱喝。那只海豚的絨毛里還沾著夜風的氣息,蹭在臉上像蒲公英輕吻。
此刻玉墜貼著心跳微微發(fā)燙,窗臺上淡藍色的海豚在陽光下舒展尾巴。母親曾說星星是夜空的補丁,朋友是掌心的螢火。那些藏在玉石紋路里的經(jīng)文,縫在海豚肚子里的棉花,都在訴說同一個秘密:愛會讓每個角落都生長出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