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秋天,爺爺教我編竹籃時總說:"好手藝要用心記。"這句話讓我突然明白,感恩何嘗不是需要用心編織的手藝?生活中的點點滴滴,都在教我們?nèi)绾未罱ㄐ撵`的橋梁。
記得每天清晨上學,總能在村口遇見賣豆腐的張嬸。那天大雨滂沱,我舉著傘替她遮住冒著熱氣的木桶。她抹了把臉上的雨水,往我書包里塞了塊熱豆腐。后來我發(fā)現(xiàn),那塊豆腐里藏著顆水果糖,糖紙上印著褪色的"謝謝"二字。這無聲的饋贈,像清晨沾著露珠的蛛網(wǎng),在晨光中閃著溫暖的光。
父親在工地上做泥瓦匠,每個周末回家都會帶回沾著水泥灰的舊手套。上周我偷偷把他磨破的手套換成新的,沒想到第二天他竟戴著新手套在鄰居家?guī)兔ζ鲐i圈。傍晚回家時,他往我桌上放了顆熟透的柿子,果蒂上還纏著半截紅繩——那是奶奶掛在柿子樹上的祈福繩。原來感恩就像父親砌墻用的水泥,在磚石之間悄悄粘合著看不見的溫暖。
我們班有個轉(zhuǎn)學生小林,總是一個人坐在后排。前天課間操時,我順手替她撿起被風吹走的英語作業(yè)本。今天我的數(shù)學試卷不小心掉進雨后積水,是小林第一個沖過來用紙巾幫我吸干墨漬。現(xiàn)在我們的課桌中間擺著個玻璃瓶,里面裝著五顏六色的千紙鶴——那是我們輪流疊的"感恩存錢罐"。
其實感恩就像奶奶釀的米酒,初嘗不覺濃烈,卻在歲月里愈陳愈香。當我們在走廊遇見保潔阿姨主動讓路,在食堂把多余的餐券遞給忘記帶卡的同學,這些細微的善意都在編織著無形的網(wǎng)。這座網(wǎng)不會出現(xiàn)在地圖上,但它能接住每個疲憊的靈魂,讓陌生人的眼睛變成會說話的星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