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夜乘涼時,爺爺總指著天上最亮的星星對我說:"那就像人的理想,看著遙遠,卻能照亮整片夜空。"這句話在我心里埋下種子,讓我開始思考理想的意義。
記得去年體育課上跑八百米,第三圈時雙腿像灌了鉛。晨霧打濕的跑道泛著白光,喉嚨里泛著鐵銹味。這時我突然想起《平凡的世界》里孫少平在煤礦堅持的身影,腳步竟不自覺地繼續(xù)向前?;蛟S這就是理想的力量,它不一定是驚天動地的誓言,而是藏在日常堅持里的微光。
我們班的小美每天午休都在畫室練習(xí)素描。有次看見她擦掉重畫了十幾遍的石膏像,我忍不住問:"不累嗎?"她沾著碳粉的臉上綻開笑容:"當(dāng)鉛筆能畫出心里想的模樣時,就像星星落進了畫紙。"現(xiàn)在她的作品掛在學(xué)校展覽廳,每道線條都在訴說著熱愛的溫度。
表哥高考失利那年,在復(fù)讀班窗臺上養(yǎng)了盆仙人掌。寒冬里它蔫巴巴的,可開春時竟頂著黃沙冒出花苞。今年收到他寄來的大學(xué)錄取通知書時,我突然明白:理想從來不是直線抵達的旅程,而是像沙漠里的植物,積蓄著向下扎根的力量。
晚自習(xí)結(jié)束的走廊上,總能看到各班的燈漸次熄滅,唯獨教師辦公室的窗口亮到最后。這些光讓我想起班主任的話:"你們現(xiàn)在播撒的每顆種子,都會在未來某個春天破土。"此刻仰望星空,那些閃爍的光點仿佛觸手可及,原來理想不在遠方,而在我們踏實走過的每個腳印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