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秋送爽的季節(jié),寨子里的稻草節(jié)又熱熱鬧鬧地開始了。老人們常說這節(jié)日里藏著苗家人千年的智慧,我踮著腳穿梭在稻草扎成的世界里,終于明白了這話的深意。
聽寨子里的老阿公講故事要配著米酒的香氣才夠味。他瞇著眼睛說,從前寨子?xùn)|頭住著個叫阿牛哥的莊稼漢,每年秋收后總要把幫工們請到曬谷場上。大人們收割時揚(yáng)起的草屑像金雨,娃娃們就在草垛間捉迷藏。阿牛哥的媳婦會蒸上三籠黃米粑,把新釀的甜酒倒在青竹筒里。幫工們嚼著新米,說著來年的打算,稻草在他們腳邊堆成小山,漸漸就成了節(jié)日的雛形。
今年的稻草雕塑比往年更熱鬧。工藝師傅們的手指在草桿間翻飛,像是施了魔法。瞧那昂首的龍王爺,金燦燦的鱗片是用稻穗編的,風(fēng)一吹就沙沙作響,真怕它下一秒就要騰云駕霧去。最逗的是稻草熊大熊二,圓滾滾的肚皮里塞滿了干草,有個小娃娃正踮著腳往里塞野菊花。
夕陽把稻草城堡染成蜂蜜色時,寨子里的蘆笙響起來了。年輕的阿哥阿姐們圍著十米高的豐收塔跳舞,塔尖上站著個稻草扎的太陽鳥,翅膀上別著今年的新稻穗。我忽然懂了阿婆常念叨的"草里有乾坤",這些原本要燒火的稻草,經(jīng)了巧手和真心,竟成了留住時光的寶盒。
寨口的木鼓咚咚敲響最后一聲時,月亮已經(jīng)爬上了稻草人的斗笠。我摸著口袋里撿來的稻穗,想著明年定要跟阿爸學(xué)編草螞蚱。這些在指尖跳動的稻草,不正是苗家人把平凡日子過成詩的秘訣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