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露珠總會等到陽光,青澀的我們也在悄悄長大。當零花錢從存錢罐里溜向口袋,我第一次觸摸到"消費"這個詞的溫度。原來它不只是商店里的掃碼支付,更像是人生必經(jīng)的獨木橋,需要我們穩(wěn)穩(wěn)當當?shù)刈哌^去。
上周三體育課后,我的喉嚨像塞了團火炭。路過藥店時,玻璃櫥窗里的胖大海包裝格外醒目。攥著攢了兩個月的零花錢,我學著大人的樣子刷卡結賬??僧攱寢屧跁锇l(fā)現(xiàn)那包標價62元的藥材時,我第一次看見她眼里的失望比生氣更濃。"藥店旁邊就是社區(qū)醫(yī)院",這句話讓我突然明白,有些選擇不能單靠錢包的厚度決定。
現(xiàn)在我的書桌上多了個小本子,里面記著每支冰棍、每本漫畫的開銷。原來爸爸常說的"不當家不知柴米貴"是這個意思。每周末幫鄰居取快遞掙的十塊錢,讓我懂得硬幣掉在地上的清脆聲響里,藏著多少汗水的分量。當我們學會把零花錢分成"必要"和"想要"兩堆,就像農(nóng)民懂得把好種子和癟種子分開播種。
巷子口王叔的修車攤前總掛著"童叟無欺"的木牌,這大概就是消費該有的樣子。我們不必羨慕同學的新款球鞋,就像不必強求春天的桃花開成牡丹。存錢罐里叮咚作響的硬幣,正在教我們書寫屬于自己的理財經(jīng)——不是要當守財奴,而是學著讓每分錢都落在合適的土壤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