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習課鈴聲響起時,我總愛躲進圖書館角落。陽光斜斜地爬過第三排書架,照在那本藍皮書脊上,像命運偷偷系了個蝴蝶結——《致成長中的你》。
剛升初中那會兒,我總對著洗手間的鏡子較勁。踮腳尖量身高,捏著軟尺在腰上繞圈,甚至研究出「45度低頭顯臉小」的拍照秘籍。每次媽媽舉著手機說「笑一笑」,我都像被按了暫停鍵的提線木偶,僵硬地收著下巴,直到閃光燈熄滅才松口氣。
那本書里夾著十五封信箋模樣的書簽。第一頁用鉛筆寫著:「當你數著臉上新冒的青春痘時,春天正在給梧桐樹縫制新芽?!刮亦坂托Τ雎?,驚飛了窗臺上打盹的麻雀。作者把青春期的煩惱寫得像數學題,每章末尾還附贈「解題錦囊」。讀到「最美的濾鏡是坦蕩」那節(jié),我摸著書頁上淺淺的指甲印,猜想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在這里駐足。
現在我的相冊里多了許多抓拍照:體育課跳遠時飛揚的馬尾辮,課間偷吃辣條被嗆到的瞬間,甚至額頭上貼著退熱貼還比耶的糗樣。原來真實的笑容會讓眼睛變成月牙,自然的紅暈勝過所有腮紅。就像書里說的,青春是盒混合口味的跳跳糖,與其挑揀酸甜,不如讓它們在舌尖盡情炸開。
圖書館的藍皮書已經卷了邊,但那個午后被陽光吻過的句子,永遠鮮活在記憶里:每個正在成長的靈魂,都是被春風翻開的詩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