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美人·述懷
宋代:蘇軾
歸心正似三春草。試著萊衣小。橘懷幾日向翁開。懷祖已瞋文度、不歸來。
禪心已斷人間愛。只有平交在。笑論瓜葛一枰同??慈§`光新賦、有家風。
譯文
馬中玉探母歸心如三月春草之盛,像老萊子著小兒衣以取悅父母一樣孝敬父親;像三國吳人陸績六歲見袁術時,悄悄懷揣三枚橘子,欲歸送母親;又像晉人王坦之不速歸探父懷祖,父親便要瞪眼發(fā)怒了。
我心境清靜澄明,已無七情六欲,不像馬中玉那樣執(zhí)著于人間情愛了。只有平昔之交,不論什么糾葛親友關系都一視同仁。看一下《靈光》新賦,頗有馬中玉的詩書傳家風范。
注釋
虞美人:詞牌名,原唐教坊曲名。
三春草:意謂探望母親的歸心如春草越來越盛。孟郊《游子吟》:“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。臨行密密縫,意恐遲遲歸。誰言寸草心,報得三春暉?!?/p>
橘懷:用陸績懷橘故事來比喻馬中玉孝敬父母。
瞋(chēn):瞪眼發(fā)怒。
禪心已斷人同愛:意謂自己心境清靜澄明,已無七情六欲,不像馬中玉那樣執(zhí)著于人間情愛了。
笑論瓜葛一枰同:意謂不論什么關系都一視同仁。瓜葛:瓜、葛是兩種蔓生的植物,蔓生糾結(jié),比喻各種親友關系。
靈光新賦:指王延壽作的《靈光殿賦》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:
宋哲宗元祐六年(1091年)三月,當時蘇軾的友人馬中玉辭掉官職回家探望母親,為表達馬中玉的孝心,蘇軾作了這首詞送給他。